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跃思日前以《我国大气霾污染现状、防控办法和面临的挑战》为题,在中国科技馆报告厅举办的未来论坛上围绕雾霾的诸多议题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他指出,战胜雾霾不仅是一场攻坚战,更是一场持久战。
在机动车污染控制方面,不仅只管新车准入,对于生产一致性、在用符合性也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并充分体现了车、油、路一体化管理思路。做好车辆实际道路排放的监管,尤其对于重型柴油车的道路排放监管更要加强。
这些进京或过境外地车辆很多都无法达到绿标车排放水平(国三排放标准以上)。从三元催化技术到轻型车的OBD技术(车载诊断系统)及重型柴油车的SCR技术(排放后处理技术),使得污染控制技术越来越精准,机动车污染得以大幅度削减。实施近两个月来,天津约有6.7万辆机动车已注册登记并达强制报废标准。改进方向:车、油、路、人、管理协同进化要管住移动源污染,应该从哪些方面着力?冯相昭表示,管住移动源污染,至少要具备两个必要条件:科学有效的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治理能力。而对于非道路移动机械排放管理,冯相昭认为,《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强化了环保部门对非道路移动源的环保监管职能,需要进一步强化生产企业应承担移动源大气污染控制的主体责任。
移动污染源究竟能不能管住?要管住还需从哪些方面发力?思考这些问题,将有助于增强移动污染源防治的针对性,加快我国大气污染防治的进程。今年北京出台政策,对提前报废老旧机动车的车主给予车均8000元的补助,有力推动了老旧车的淘汰,到10月底,北京共淘汰高排放老旧机动车34万辆,预计可减排污染物4万吨。PM2.5浓度为6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3%。
PM10浓度为11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0%。环保部13日向媒体发布了2016年1-11月和11月全国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空气质量状况。PM2.5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8.1%。11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1.6%,同比下降7.5个百分点。
珠三角区域9个城市1-11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0.2%,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PM10浓度为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7%。
PM10浓度为1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4.3%。PM2.5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0%。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1-11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9.0%,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11月,后10位城市分别是:石家庄、太原、保定、邢台、兰州、唐山、邯郸、西安、衡水和郑州市
PM2.5浓度为10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5.3%。PM2.5浓度为6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5%。PM10浓度为86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0.4%。11月,后10位城市分别是:石家庄、太原、保定、邢台、兰州、唐山、邯郸、西安、衡水和郑州市。
PM2.5浓度为102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8.5%。PM2.5浓度为5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7.4%。
11月,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36.9%,同比降低16.3个百分点。PM10浓度为60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1.7%。
珠三角区域9个城市1-11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90.2%,同比提高1.6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0%。PM10浓度为80微克/立方米,同比分别上升6.7%。1-11月,74个城市中空气质量排名相对较好的前10位(从第1名到第10名)城市依次是:海口、舟山、惠州、厦门、福州、珠海、深圳、丽水、拉萨和昆明市。PM10浓度为169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4.3%。11月,长三角区域25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2.5%,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
PM2.5、PM10浓度分别为30微克/立方米、46微克/立方米,均达到国家二级年均浓度标准,同比分别下降11.8%、11.5%。11月,前10位城市依次是:海口、舟山、福州、南宁、惠州、丽水、贵阳、深圳、昆明和厦门市。
PM2.5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11月,珠三角区域9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4.8%,同比下降11.5个百分点。
环保部13日向媒体发布了2016年1-11月和11月全国和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区域及直辖市、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空气质量状况。11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1.6%,同比下降7.5个百分点。
专家分析表明,11月份受不利气象条件影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连续发生三次大范围重污染天气,东北地区多个城市也出现了极端重污染天气过程。1-11月,74个城市中空气质量排名相对较差的后10位城市(从第74名到第65名)分别是:保定、石家庄、邢台、唐山、邯郸、衡水、郑州、济南、太原和西安市。11月,北京市优良天数比例为43.3%,同比降低3.4个百分点。另外,兰州等西北部分城市发生三次大范围沙尘天气,导致11月份全国颗粒物浓度有较明显升高,其中PM2.5月平均浓度上升7%以上,PM10月平均浓度上升20%以上。
罗毅说,1-11月监测数据表明,今年以来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空气质量总体呈改善趋势,但11月份部分地区和城市空气质量有所下降。PM10浓度为100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20.5%。
PM10浓度为79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11月空气质量最差的城市是石家庄。
PM2.5浓度为40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8.1%。PM2.5浓度为5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8%。
PM2.5浓度为6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3%。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1-11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59.0%,同比提高4.8个百分点。长三角区域25个城市1-11月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77.5%,同比提高3.7个百分点。PM10浓度为11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2.0%。
北京市1-11月优良天数比例为54.8%,同比提高2.4个百分点。环保部环境监测司司长罗毅介绍,1-11月,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0.5%,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
据环保部网站消息,今年前11个月,74个城市中空气质量排名相对较差的后10位城市(从第74名到第65名)分别是:保定、石家庄、邢台、唐山、邯郸、衡水、郑州、济南、太原和西安市,其中河北省占6席。PM10浓度为7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8%
11月,京津冀区域13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36.9%,同比降低16.3个百分点。11月,长三角区域25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2.5%,同比提高0.7个百分点。